Friday 30 December 2016

茶木

想去"茶木"這間台式店已經好一段時間,每次到達的時候店外總是人山人海,沒耐性的人馬上離開不會浪費時間排隊。難得11月有一個星期五晚上去到不用等位,終於可以一試。

Wednesday 28 December 2016

南駅 - 海南雞飯

數年前,在香港機場有間吃海南雞喇沙曾是我的至愛,但無奈某日結業離我而去。在這數年間,沒有找到一間合乎自己口味的。其實懶人也沒有認真去找呀。

這次是我們行完龍脊回到筲箕灣吃午飯,朋友V介紹了好幾間食肆,其中這間"南駅"是她於上次光顧之時,想吃的海南雞飯但已經售罄。好吧,吾心動馬上想去試,也希望這次能夠補回她上次的遺憾。

Monday 26 December 2016

龍脊

11月時有個空閒的星期六,跟朋友相約去行山,糾結於應該行獅子山還是龍脊。當大家聽到獅子山時第一個反應都是"曾經死過人"(可能上過報紙新聞),後來外子得悉只有他一名男士要照顧我和朋友V,馬上決定行合家歡路線 - 龍脊。

先在筲箕灣站會合朋友,一出地鐵站就心知不妙,下雨(呆)。其實每次相約行山,天氣都例必不好。

Friday 23 December 2016

Applegreen

已經很久沒光顧"Applegreen"這美式餐廳,記憶中他們家食物味道不錯。對上一次(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)到的店在是尖沙咀加拿芬廣場,鄉下妹不知道人家已經搬到佐敦。地址雖然是在尖沙咀,但如果坐地鐵則是佐敦較近。


記憶中跟舊店的裝修差不多。

Wednesday 21 December 2016

ATUM Restaurant

鄉下妹又再次因為朋友生日而有機會到尖沙咀去ATUM Restaurant 吃晚飯。知道這店是靠甜品起家,他們的甜品漂亮得像藝術般的畫。但晚飯總不能只吃甜品吧,所以,馬上到尖沙咀這店去吃個飽。

Monday 19 December 2016

嘉頓山

自小學習香港是一個山多平地少的地方,多年來為了解決房屋需要不停填海和開山劈石。所以,很珍惜能夠仍然可以行山的地方和日子。閒日很難去行山,但其實市區仍有很容易簡單的行山路線。其實也不知算不算是行山路線,就是攝影發燒友或呃like人仕或偽文青的大熱地方: 嘉頓山。

在深水埗地鐵步行到巴域街,嘉頓山就在石硤尾邨附近。

Friday 16 December 2016

吉豚屋吉列豬扒專門店

近數年深水埗開了很不同的食肆,連原來的鋪位不是食店轉手後就轉營了。當中連來自日本的炸豬扒專門連鎖店也來分一杯羹。

其實也不是第一次光顧此店,一來味道不錯,二來以日式炸豬扒店來說價錢算是大眾化。

Wednesday 14 December 2016

中國海上絲綢之路

康文署今年將轄下的5間博物館,包括香港歷史博物館、香港文化博物館、香港藝術館、香港海防博物館和孫中山紀念館由收費館變成免費開放。說真的不知是否好事,要明白免費就會有一堆又一堆奇怪的人到免費的博物館來。現在,只希望不要成為人家家庭樂或嘆冷氣的地方就好了。

是日到香港歷史博物館,為的是專題展覽: "跨越海洋 - 中國海上絲綢之路·點·線·面"。地獄黑仔王出現,事情當然不會簡單就結束。

Friday 9 December 2016

得龍大飯店

"得龍大飯店"已經屹立在新蒲崗多年,不知在何時變得有名,在不知不覺間更被米芝蓮垂青。
已經光顧了好幾次,其中一次是在中秋節。客人很多,相信廚師很忙所以食物質素不太穩定。這次是平日晚上,人不多只有數檯客。

Wednesday 7 December 2016

台灣台北花蓮 Day 5 (20161011) 第二節

西門町 > 南美咖啡 > 李錦利 > 南京東路 > 咖啡弄 > 桃園機場 > 香港


買不到豬腳的人,先回酒店再收拾行李就退房。

Monday 5 December 2016

台灣台北花蓮 Day 5 (20161011) 第一節

西門町 > 南美咖啡 > 李錦利 > 南京東路 > 咖啡弄 > 桃園機場 > 香港


回港日,今日的行程有點趕啊。因為想買點外賣回港,懶惰主婦不用煮飯。這天試試在"蜂大咖啡"旁邊的"南美咖啡",這店兩日都不用排隊。

Friday 2 December 2016

寸金難買寸光陰

年紀越大越明白時間寶貴,所以需要手錶來提醒自己,當然會有人說,手提電話都有時間顯示。但,"Donʻt put all your eggs in one basket" 才是至理名言呀。雖則又不是沒手錶,但手錶也有襯衫的作用。

結論: 購物也要給自己一個完美藉口。